红花羊蹄甲就是洋紫荆。 我们平常见到的普通紫荆花,又叫紫荆树,别名裸枝树,紫球。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是园林绿化的常规树种,从广东、浙江、河南、山东一直到北京等等地区,均可种植。春季开花,花色以紫红为主,先花后叶,簇拥成串。
而洋紫荆为热带•亚热带植物,香港市花,也名紫荆花,又叫红花羊蹄甲,红花紫荆。豆科,苏木亚科,羊蹄甲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植。香港市花洋紫荆,虽然也名紫荆花,但与普通紫荆花极不相同。与普通紫荆相比,洋紫荆全年常绿,花朵硕大,花色艳丽。
近几年,我国还引进了新的园艺品种加拿大紫荆(紫叶加拿大紫荆),极度抗寒,耐盐碱,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种植。
乡土品种巨紫荆(胸径可达40厘米,高可达15米),主要分布于湖北三峡一带,浙江天目山脉也有散生,近几年也在试种之中。
红花羊蹄甲就是洋紫荆的学名。紫荆花是豆科紫荆属植物,不同于洋紫荆。洋紫荆是香港的市花,乃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它的花朵有美丽的五片花瓣,轮生如兰,掩映在绿叶间。花期长,盛放于十一月至翌年四月的华南冬春季。而紫荆花绽放三四月份,在看似枯枝的枝条上生长出,花量极其丰富,满树簇拥着。翠绿的叶子在花后长出来,到了秋季慢慢变黄后又剩下光秃秃的枝条。
红花羊蹄甲和洋紫荆怎么区别?
这个看起来挺简单的问题,其实要讲清楚还真的有点绕头。因为,这里的两种植物不仅仅是指植物本身的区别,还有两岸三地的中文语境下,对这两种植物的不同称谓和中文名使用习惯。比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洋紫荆”在中国植物志里的植物名就是“红花羊蹄甲”,在这里,它们是一种植物。但中国植物志里,另有一种羊蹄甲属的植物叫“洋紫荆”,在华南,大家习惯于叫它“宫粉羊蹄甲”,在这里它们又成了不同的两种植物。
而且,如果加上两岸三地对它们的不同的中文习惯称呼,红花羊蹄甲和洋紫荆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三种植物。Bauhinia purpurea、Bauhinia variegata和Bauhinia × blakeana
如果还愿意深究下去,我们再来细细分解一番。
羊蹄甲属Bauhinia是一个拥有众多成员的大属,全属约600种,遍布于世界热带地区。我国有40种,4亚种,11变种,主产南部和西南部。羊蹄甲属的属名是纪念瑞士植物学家Bauhinia John Bauhin和Casper Bauhin这一对孪生兄弟而得名。这也正对应了这类植物的叶先端往往会开裂成两片,好似一对孪生兄弟。而它的中文名羊蹄甲也是说这类植物开裂成两片的叶就像羊的蹄子,不过相比起叶来,羊蹄甲们的花更有观赏性。
红花羊蹄甲和洋紫荆都是羊蹄甲属Bauhinia很近缘的两种植物的中文名字。在《中国植物志》中,红花羊蹄甲恰恰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洋紫荆的中文正名。这个植物首先在1880年左右在香港被一名教会神父发现,并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带的伯大尼修道院。1908年,当时的植物及林务部总监邓恩(S.T. Dunn)判定洋紫荆为新物种,并于《植物学报》发表了有关资料。洋紫荆的拉丁文学名的种加词命名为'Blakeana',据称是为纪念热爱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总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俪。
1,株形不同:
羊蹄甲是乔木或直立灌1木,紫荆花是乔木,分枝更多。
2,叶片不同:
羊蹄甲叶片为近圆形,硬纸质,紫荆花叶片革质,阔心形。
3,花朵不同:
羊蹄甲花色为桃红色,每年的9-11月之间开花,紫荆花花色红紫色,3-4月开花。
4,果实不同:
羊蹄甲可以嫁接桂树,扦插繁殖为主,嫁接繁殖为次。此树虽然满树红花,但由于雌蕊的柱头已退化,不能授粉育种,故“花而不实”,无***繁殖。 生长季节都可进行,以春季3-4月较好。空中压条法可选1-2年生枝条,用利刀刻伤并环剥树皮1.5厘米左右,露出木质部,将生根粉液(按说明稀释)涂在刻伤部位上方3厘米左右。待干后用筒状塑料袋套在刻伤处,装满疏松园土,浇水后两头扎紧即可。一月后检查,如土过干可补水保湿,生根后剪下另植。
白花羊蹄甲家系6是一种苏木科、羊蹄甲属植物。中文名白花羊蹄甲家系6科,白花羊蹄甲(学名:Bauhinia variegata L.)苏木科羊蹄甲属,又名老白花皮,白花洋紫荆。叶近革质,花序总状或伞房状,顶生或侧生,总花梗短而粗,花托长12毫米,花蕾纺锤形;苞片及小苞片卵形,早落;花萼佛焰苞状,花大,花瓣白色或淡红色。花期3-5月,果期5-8月。原产中国广东、印度。为行道树或庭园优良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