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学来说凤梨和菠萝是同一种水果,菠萝为俗称,在我国商家为了方便区分品种,就把学名和俗称分开用了,把叶缘有刺,叶片薄、果眼深、个头较小的品种称为菠萝,把叶缘光滑,叶片相对较厚,果眼浅,个头较大的称为凤梨。
“凤梨”是来自台湾及闽南语的借词,当地人看它的叶子一片片散开,很像凤凰的尾巴,又是梨的形状,所以起名叫“凤梨”。
首先凤梨和菠萝就是一个东西
凤梨原产于巴西,16世纪才传入中国,主要是台湾地区一般都叫凤梨,因为凤梨和菠萝蜜比较像,所以在大陆这边叫它菠萝!所以菠萝和凤梨是同一种水果,不同名称罢了!
但是菠萝又分为4个品种
卡因类⬇️
皇后类⬇️
西班牙类⬇️
凤梨和菠萝的争论一直以来在网上都比较常见,在以前的超市、市场、水果摊上也是经常能看到这两个词汇的出现,所以难免会让一些朋友有点懵懵的,这次咱们就来解答一下这个疑问吧。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在科学的、植物学的角度来说,“凤梨”和“菠萝”指的就是同一种东西。这一点大家可以去查看2004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一书,在第13卷65页其原文明确写道“凤梨俗称菠萝,是著名热带水果之一”。《中国植物志》这本书是当时基于全国80多家科研机构的300余名作者和160多名绘图员长达80年的工作积累诞生的,其中记述的植物种类是全世界各国相关植物志当中最多的,权威性是可以信赖的。
不过这样一来就出现另外一个问题了,既然“凤梨”和“菠萝”就是同一个东西,那为什么市面上的“凤梨”普遍比“菠萝”贵,实际吃起来也太不一样呢?
商家之所以会有“凤梨”和“菠萝”两种叫法,也不全是“改名字卖高价”的手段。
首先,确实被称为“凤梨”的那种更好吃更省事,它没有里面的“内刺”,吃起来也少有那种“扎口”似的不适感,作为更优质的商品拥有一个独特可辨别的名字也无可厚非。
其次,商家给商品命名需要的是简单直接、容易分辨,不可能还专门给每个客人先上一堂植物学、生物课来详细解答水果的细微区别和名字的关系,有这个解释的功夫客人可能早就失去耐心了。
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人们给没有内刺的、口感更好的那种安上一个单独的名字也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凤梨和菠萝到底有没有区别,这个话题在日常生活以及网络上争论了许久。如果从生物学分类上来看,菠萝隶属于粉状胚乳目、凤梨科、凤梨属,而凤梨属目前共有5种植物,但是可以食用的仅有菠萝一种。除了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金边菠萝(学名也叫斑叶凤梨)以外,常见的还有观赏植物矮菠萝、红包凤梨、矮生凤梨等。
从生物学上分类来看,凤梨与菠萝只是称谓的不同而已,并没有说在凤梨属的植物中,那种凤梨就一定叫菠萝,那种肯定是凤梨。无论是菠萝或者凤梨,都是指向可以食用的那一类,即金边菠萝。而从不同地域的叫法称谓上看,对于凤梨或者菠萝,英语单词都是pine***le,国外是没有两种称呼。我国内地大部分省份和香港多称之为菠萝,而福建、台湾习惯称之为凤梨,这只是传统上的叫法习惯而已。
至于为何会有两个称谓的争论呢?一方面是商家的宣传噱头而已,有的商家在介绍产品时,刻意夸大凤梨和菠萝的区别,从而在概念上提升凤梨的口感和品味,让人们主观上产生两者是不同物种的错觉。
另一方面,是菠萝的细分种类也比较多,给了两者有区别的发挥空间。菠萝作为可食用的凤梨种类,其可细分为60多个品种,从叶片形状、果肉颜色、香气浓淡、果眼大小等的区别可以分为4大类,即皇族菠萝、西班牙菠萝、卡因菠萝和杂交菠萝。
其中。皇族菠萝叶短多刺,果眼较深,果肉深黄,香气浓郁。西班牙菠萝叶长有刺,果肉淡黄,香气平和。卡因菠萝叶长少刺或无刺,果眼很浅,果肉淡黄,香气较淡。杂交菠萝的特点就是通过人工方法,尽量把以上3类的优点,通过基因杂交的方式,筛选出更加优良的形状进行培育。我国栽种较多的是皇族类的巴厘、神湾,以及卡因品种、金菠萝、剥粒菠萝、香水菠萝等。
一物多名不稀奇,
菠萝台湾叫凤梨!
其它我还接着举:
甘蓝也叫洋***、卷心菜、大头菜……
西葫芦还叫玉瓜哩!
冬瓜小的叫节瓜,
结球莴苣叫圆生菜,
印度南瓜叫北瓜丶笋瓜,
中国南瓜叫倭瓜!
国产名叫猕猴桃,
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菠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的说法呢?原来大陆叫菠萝,台湾叫凤梨,原本是一个东西。
我这么说肯定有人反驳,说菠萝和凤梨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台湾农业人员在原来品种的基础上,培育出了新的品种,这些品种比原来的老品种优质,比如个头大,比如过肉多,比如甜度高等。这样一来。原来的凤梨和凤梨就有了区别,传到大陆之后,就变成了凤梨和菠萝有了区别。
其实卖水果的很多是知道凤梨就是菠萝的,是菠萝的新品种,但是说法不一样就可以让买的人心理更容易接受高价了,还显得高大上。
总结起来就是:现在说的凤梨是原本菠萝的新品种!二者本质是一个东西。就像黑人白人黄人都是人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