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明·睦石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咏玉兰》明·文征明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遗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元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梅子黄时雨绵绵,是写梅雨季节的景,还是比较好对的。想想南方这个季节有什么好写的,可对雨中行人,也可对雨中的小动物,但写动物一定要用拟人手法较好,不能真给,要写的含蓄有意境,还要给人以深思的感觉,就是一名好诗,好联。
这里就写人吧。
上联:梅子黄时雨绵绵。
下联:游人树下静思春。
每年春未夏初的阴雨天气值梅子黄孰的时候花期月名为榴月别名除四月五月,外有孟夏,已月,余月,乏月,乾月,小吕 仲夏 ,午月,雨月 ,皋月,姤月,小吉等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衣物容易发霉,黄梅雨时候简称梅雨。此时北方是最美时,菜花,杏花,望春花 桃花,海棠花,梨花,杜鹃花,白玉兰花,牡丹花,芍药花,广玉兰花,石榴花,合欢花你开我放时节非常好季节
梅子黄时雨绵绵,樱桃熟得鲜粒粒,枇杷如糖甜蜜蜜,杨梅似火红彤彤。北方榴月花纷纷,杏花满枝凌寒开,桃芬咉水竞怒来,榴花火红长不败,梨花堆银干树白,牡丹国色展奇爱
这句诗词所表现的情景有一些复杂
豆蔻梢头春色浅:所能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应该是类似于树梢透过矮墙探到路边,浅粉、嫩绿的色调,来一个近景特写,最好再有一个妙龄少女撑伞经过,轻轻回眸一笑,这也就正好应了这句诗词。或者可以是荒原上单独几株蔻树独自开放,承接后面的那句诗,这个得需要一个远景来表现最佳,最好是像西北新疆那边的那种原野,有杏花或者桃花,远远望去浅粉色的调调就非常不错了。
一川烟草平如剪:那这局诗就像我上面提到的一样,需要一个大场景,大视角来表现,这种诗词因为表现的是一种安静的画面,最好是画面中有微斜的山坡,有木屋,正好炊烟袅袅升起,那这种画面素材需求就比较高了,借鉴了几幅可以同大家分享!
这首词由宋代谢逸所作的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描述春天来临,豆蔻是一种草本植物。豆蔻籽又叫白蔻是一种中药开胸理气,也可以用于卤菜,烧菜做香料。这里泛指春天来临。猫了一冬女孩梳装打扮心情大好。凭栏而望。燕子双飞,蜜蜂***蜜,触景生情,思念远方的人儿。天空晴朗温暖草儿发芽青青绿绿,像修剪过一样。当然在这里不一定去拍豆蔻,可以拍春天的应景的植物。如开得最早的广玉兰,铁梗海棠等可代表春天份围的环境。
有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物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沈秉成&严永华的耦园
耦园原名“涉园”,始建于清初,原为保宁太守的私家花园,同治十三年 (1874年 )由沈秉成购得废园后重建,隐居于此,而更名为耦园。
耦通偶,也有耕作的意思,寓意夫妇偕隐,共同经营这座属于他们的“桃花源”。
夫妇俩在园内偕隐了八年,伉俪情深。沈秉成酷爱藏书和诗文,严永华也爱写诗,至今在耦园东院的墙上还刻着这位夫人的诗:
“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
耦同偶之意,城通成之意。可见严永华之才。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总的来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或者说,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美、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起源与发展
1、囿——中国园林的起始时期
2、苑——中国园林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有了进一步的风景组合,有土山等,已经开始营构自然山水园林。在园林中造亭筑桥,种植花木,园林的组成要素已经基本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3、园——中国园林的转变、成熟与精深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渐增加。自然山水园林形成。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唐宋写意山水园林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都有了一定的程式。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筑上,都达到了高峰。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其手法被西方国家争先推崇和摹仿。在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第四次大会上,英国造园家杰利克在致辞时把世界造园体系分为: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如此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园林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从艺术手法、审美意境和功能需求这三个角度分析,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一切都从自然中获取灵感,要合乎自然的规律。一是园林的总体布局和安排,要符合自然规律。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山水呼应,都顺应自然。二是每个景象要素的组合都要符合自然,湖泊要有地势高低之起伏,山石要有山风侵蚀之纹理。
园林建筑、空间隔段和花木动物都是为表现自然。松柏必定是高耸入云的,柳树也是婀娜多姿,枝条弯曲自如,花开一片繁盛。走进一座园林,自然山水便扑面而来。这与西方把花木修剪成几何型的规则式园林有很大的区别。